陶瓷餐具可能有毒?說道這個話題之前不得不說一下陶瓷餐具生產工藝之上釉工藝。
因為普通的陶瓷燒制后外表比較粗糙,不緊密,里面有很多小孔很容易滲水,不適合用來盛放食物,所以用于飲食的陶瓷都會進行上釉處理,讓陶瓷表面變得平整光滑,便于清潔。最初上釉只是單純的為了增加陶瓷的硬度和不透水性,就像在陶瓷表面形成一層類似玻璃的保護膜,而普通釉的成分也只是由石英等和高嶺土按比例混合而成,無毒。后來,古人偶然在釉料中混入含有鉛、鈷、鐵、鐳等元素的礦物后,會在陶瓷燒制后的表面形成顏色,于是便有了現在的釉彩。此后,人們都更希望制造出來的陶瓷更加美觀耐看,于是釉彩的應用便普及開了。
從上述說明可以看出,陶瓷本身是沒有毒性的,主要的毒素來源就是附在陶瓷的釉彩,而上釉方式決定了制作出來的陶瓷是否帶有毒素。目前,上釉的方式主要分為三種:釉上彩,釉中彩和釉下彩,簡單理解便是使釉成色的帶重金屬元素的繪料層位置的不同工藝,不難想象,釉上彩因為重金屬繪料層直接暴露在釉表面,易與食物接觸使人中毒;而釉中彩和釉下彩有釉的阻隔,相對更安全一些。
在釉彩的重金屬元素中,鉛、鎘元素可溶于水,極容易被人體食用吸收;鉛是可作用在全身各個系統及器官的毒物,且毒性伴隨終身,嚴重的可導致終身殘疾。鎘進入人體后會囤積在腎臟上,最后導致尿毒癥,在美國疾控中心的 275 種環境毒物中排第 7位。
因此,釉上彩的陶瓷用于制作食用陶瓷餐具的話,酸性的食物就會更容易使鉛等重金屬元素析出,毒害人體。通常顏色越豐富,繪料中的重金屬含量越高,更容易引發急性重金屬中毒。所以大家在挑選陶瓷餐具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