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疫情蔓延,很多用戶跟陶瓷餐具廠家小編反饋說自己的陶瓷餐具發黃了,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導致陶瓷餐具餐具發黃的4點原因:
原因1、各地自來水水質不同
我們大家都知道,用自來水燒水的開水壺使用時間長了,會有一層厚厚的水垢;家里安裝凈水器的會很清楚,每隔一段時間更換濾芯時,都會看到所拆卸出來的PP棉表面那一層粉末狀黃沙般的雜質,會令人感到惡心。陶瓷都有一定的吸水性,陶瓷餐具使用過程中吸收各種油漬,在清洗里吸收了一定的水份,當放在消毒柜高溫消毒環境下,水份蒸發,水里面的雜質會附在餐具的表面,形成發黃、發黑的現象。
原因2、洗潔精或油污殘留
我們會發現,有些不放入消毒柜的碗,時間長了以后,碗底也會出現一圈黃色的東西,其實這就是我們洗碗時用的洗潔精殘留。碗洗好后洗潔精沒有清洗干凈,長期累積在碗上,時間長了就會出現發黃的現象。洗潔精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鈉、脂肪醇醚硫酸鈉、泡沫劑、增溶劑、香精、水、色素、防腐劑等,其實都是化學成分。當餐具上沒有充分清潔干凈而有清洗潔殘留時,在消毒柜高溫的作用下,這些化學成分會發生高溫反應而顯露出痕跡。
原因3、餐具擺放問題
①罩住了溫控器感溫。室內餐具擺放過多、過密,導致感溫器件與發熱管周邊溫差太大,靠近發熱管的餐具受受熱過高;②太貼近紅外線發熱管。建議餐具擺放應距離發熱管10里面以上。
原因4、餐具不耐高溫導致
國家標準要求:二星級消毒柜高溫應大于等于120攝氏度、具持續時間大于等于15分鐘。不同產品型號,說明書中會注明上層、下層各適合擺放哪個耐溫級別的餐具。
如:耐溫低于75攝氏度的餐具不宜使用本產品消毒、烘干;耐溫低于180攝氏度的餐具只能擺放于上層,且餐具要遠離發熱管100毫米以上;耐溫在180-250攝氏度的餐具可選擇下層高溫消毒,消毒時餐具要遠離發熱管100毫米以上;不耐高溫的陶瓷餐具,經過高溫消毒后,餐具面的釉質發生了反應,會產生發黃變色的現象,特別是一些色彩鮮艷、色素較多的餐具。
根據以上相關原因,在我們日常使用中,注意清潔陶瓷餐具的用水、購買合格洗潔精和能耐高溫的陶瓷餐具,將餐具瀝干水后再擺放入消毒柜,如果能用干凈的干爽毛巾先擦干水,效果會更好。擺放的時間,遵循層架的擺放方式,保留內部通暢的導熱空間,注意餐具與發熱管應保持10cm以上的距離,如此使用,便能有效的避免陶瓷餐具發黃的現象。
